炒股票学习-炒股入门基础知识网站
欢迎访问远方财经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炒股技巧 > 卖出技巧 > 卖出技巧:聪明卖出重在顶部识别

卖出技巧:聪明卖出重在顶部识别

炒股入门, 炒股入门 2020-07-28 卖出技巧 395 ℃ 0 评论

不要输在“政策顶”
许多投资者亏损的原因有时并非来自技术,而是对政策市缺乏了解,常常被政 策顶套牢其中。政策顶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股市的战略性定位,即股市成立之初 就被定位于为国有企业融资服务。因此,在政策为主导的环境之下,A股市场行情 的特点就是政策推动市,资金推动市,历次行情的顶部也都与政策息息相关,政 策顶也由此而来。所以,政策的“紧与松”和股市的“顶与底”有着直接的联系, 即顶部常常出台“收紧”的政策,底部往往出台“宽松”的政策。
比较典型的是:2001年6月14 H 2 245点政策顶源于国有股减持政策出台,与 二级市场争利;二是2005年6月6日的998点政策底源于国有股权转让分置改革, 为二级市场让利;三是2007年5月30 H 4 335点政策顶源于管理层通过印花税方式 调控股市引发“5・30”大暴跌;四是2009年8月4日的3 478点顶部源与央行的货 币政策“微调”;五是2010年4月15的3 181顶部源于推出股指期货及国务院对房 地产不断祭出重拳;六是2011年4月18日3 067顶部源自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 及加息周期到来。以上案例充分说明,政策对于行情顶部的构成具有重要影响力, 投资者如果缺乏深刻的认识,必然要吃大亏。
逃顶要搞清楚晴雨表
中国股市不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以下两个案例可以充分证明:一是2001 ~ 2005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间窗口。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GDP总值达已到18 万亿元人民币,当时的经济实力即将超过英国而跻身世界四强。2001 ~2005年GDP 增长率分别为8. 3%、9.1%、10.0%、10. 1%和9. 9%。回看中国股市不但没有分享 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反而经历了5年的大熊市,根本原因就是受到国有股二级 市场减持政策的限制。二是2009年至今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稳定较高的发展速度,而 A股市场至2011年年底运行了两年多的低迷期,并且从2009年的3 478点调整到 2011年12月28日的2 134点,跌幅达38%。
再来看历史上两大典型政策性行情:
(1)1999年波澜壮阔的“5 * 19”行情。它的起源是证监会提交改革股票发 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 点规模、搞活B股市场、B股回购股票政策等积极的股市政策,此轮行情大盘涨幅 达到67%。
(2)2009年单边市行情。它的起源是国务院4万亿投资等重大政策以及一系列 积极的股市政策,指数自1 664点上涨至3 478点,涨幅达到1.09%。以上案例充分 说明,政策对顶部与底部的形成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逃政策顶是一项 重要的技能。
顶部识别的三个关键点
顶部识别的三大关键点是政策拐点、人气沸点、技术拐点。
(1)政策拐点是最重要关键点。政策市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特征,底部往往是政 策利好密集区,顶部往往是政策利空密集区。比如底部区域管理层经常谈稳定,顶 部区间管理层经常提示风险;再比如顶部区域IPO往往密集发行,大盘股上市,管理 层警示股市泡沫;而底部极端低迷时往往新股发行暂停,放行QFII,发行新基金, 社保基金、养老金入市等。政策拐点通常出现在趋势性拐点之前,对于形成趋势性 拐点起到关键性作用。以下•:个典型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镜头一:2007年6 124顶部区域。央行八次提准备金+五次加息并且与超级大盘 股中石油上市一起,发出货币紧缩信号及调控市场信号,政策性拐点明显来临。
镜头二:2009年3 478顶部区域。央行货币政策出现动态微调;银监会发布确保 贷款进入实体经济严防挪用以及补充银行准备金;创业板发行启动等都向市场放出 货币紧缩信号。因此,政策性拐点明显。
镜头三:2010年3 181顶部区域。2010年4月管理层推出股指期货及国务院对 于房地产出重拳等,指数高位出台严厉的政策无疑对多头产生强大的威慑力,调控 意困明显,具甫■政策性拐点意义。
识别政策性拐点的关键点:一是看指数是否在高位;二是看政策隐含的“松与 紧”信号;三是看政策出台的力度及密集度。政策性拐点有时很难做具体的定量处 理,有时对市场的影响会逐渐显露出来,有时对市场的影响会立竿见影。
(2)人气沸点是顶部重要特征。人气沸腾是识别行情顶部的重要因素之一。市 场博弈的本性告诉我们:主力的赢利策略永远都在极端冷点区间买进,在极端沸点 区间卖出,所以才制造了少数人赚钱;而普通投资者往往都是在极端沸点区冋肓日 买进,在极端冷点区间盲目卖岀,所以才制造大多数人赔钱。
实战中,主力往往选择市场低迷期吸纳廉价筹码一经过中位区震荡攀升一然后高 位区拉升,制造人气沸腾趁机出货。所以人气沸点具有以下特征:成交量持续大幅 放量、很多股票进入主升浪;赚钱效应弥漫;黑马奔腾;涨幅榜上经常两三板涨停 板的股票,市场忽视利空,放大利好;股票大涨小回等。人气沸点环境为主力大肆 出货埋下伏笔。
此外,人气沸点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顶部往往放出天量。比如,2007年10 月12日放出2 215亿元阶段性天量,靠近6 127顶部区域。2009年7月29日放出 3 028亿元天量,靠近3 478顶部区域;2010年11月12日放出3 033亿元天量,靠近 3 186顶部附近等。
(3)技术拐点透露出顶部玄机。指数经过大幅上涨后,技术上出现超买、钝化、 背离现象往往意味着技术拐点的来临。
超买就是股价连续逼空上涨,与5日均线形成很大的乖离率。钝化就是KDJ等 指标连续在80 -90高位反复钝化,失真。典型的饨化案例是2007年3月至2007年5 月大盘持续上升,而KDJ则在80 – 90高位出现三个月的反复钝化现象。
背离则是MACD技术指标呈现顶背离现象。滞涨则是股价由前期快速上涨进 入慢速上涨甚至出现量增价滞,这些现象都表明大盘已经到r顶部区间。
因此,若指数向下跌破上升通道下轨,跌破重要趋势支撑线,技术上形成三死叉 (中短期均线高位死叉、macd高位死叉、VOL高位死又),那么基本上可以断定技 术拐点成立。下面来看一下指数在高位岀现的技术指标钝化及三死叉现象。

顶部识别重在指标量化
识别顶部时把某些关键的技术指标及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处理,可有效帮 助投资者正确识别顶部,比如量能量化、主升浪量化、人气量化等。
(1) 量能量:化。量能量化就是把顶部区域的成交量进行数量化处理,即以1000 亿~ 1 300亿元为普量、1 500亿~ 1 800亿元为放扯,2 000亿~ 2 500亿元为大量、 2 500亿~3 000亿元为天量等。由于市场容量在不断扩大,因此,以上量化数据仅 仅是一种参考数据,因为不同的行情顶部成交量水平是不相同的。
(2) 主升浪量化。主升浪通常出现在行情的顶部及尾声。量化可以从三个方面 考虑:一是乖离率;二是上涨速度;三是上攻角度,即股价由平缓的上攻演化为60 度以上的陡峭上攻。
(3) 人气磁化。人气较难做定量处理,但依然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有效发现顶部: ①市场出现忽视利空,放大利好;②媒体利好轰炸,看多趋向一致;③主力拉升权 重股烘托,制造大面积涨停板;④投资者群情激奋,股神随处可见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远方财经!
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