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炒股技巧 > 成长股 > 成长股法则82-股市里的人性弱点
1.心态浮躁
众所周知,股市的波动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 包括宏观经济、政策法规、供需状况以及市场心理等。但是,千万不 要认为风险全部来自外界。其实,每个投资者本身也是风险来源。
谁都想轻轻松松赚钱,然而一旦踏入股市,投资者难免会有“人 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触,自己的情绪会不由得跟着股价波动而起 伏,看着股价节节攀升,自己的热情也越发高涨;而一旦遇到股价下 跌,便开始垂头丧气甚至心急如焚。在这种异常情绪下,投资者极有 可能做出不理智决策。毫无疑问,这将导致更大的风险。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体会:当看到某只股票的股价 节节升高时,会不由得心动,尽管股价已经较高,随时可能调头下跌, 但还是生怕错过赚钱的大好机会,也就忍不住加入到抬轿的行列中 去,结果往往是接过了“烫手的山芋”相反,有时候手中的股票已经开始下跌,却不愿接受失误或亏损 的事实,于是抱着股票不放,盼望转机到来。然而,往往事与愿违,随 着股价的进一步下跌,身心备受折磨,不堪忍受时,只得忍痛“割肉”,
损失惨重。
心态浮躁是投资取得成功的大敌,投资者应该首先从自身的角 度来减少风险和失误,不要让善变的情绪影响到自己的正常思维。 当然,身在股市中,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老手,也难免会因情绪波 动而犯不理智的错误。保持理智,绝非易事,但不能因此就放弃努力。
2.赌博心理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理性远胜于赌性。然而,当利益诱惑实在太大时,人类与生俱来的赌性则往往会占上风。比如,日常生活中 的抽奖、买彩票,总是有众多积极参与者,人人都想碰碰运气,说不定 “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就会落到自己头上呢。
还有一些自命不凡的人,总以为自己是福星高照,到处都想试试 运气。如果暂时赢利,他们会愈发飘飘然起来;即使一时运气不佳, 也绝不承认自己的失败,总会找到为自己开脱的理由,并且深信会有 时来运转的一天,甚至继续加大赌注;如果输得更惨,他们就会作赌 徒之搏,行为更加不理智,直到最后输光被迫出局。
刚进入股市的新手,尚未有过惨痛的教训,对股市的风险也缺乏 足够的认识,就非常容易犯这种错误。开始也许还不是十分“胆大”, 但是如果运气好,尝到了那么一两次甜头,他们很可能就会如同服了 兴奋剂一样,对股市赌博越来越上瘾,却不知自己已处在非常危险的 境地。
抱有赌博心理的人,不愿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总希望走捷径侥 幸成功,但好运不可能陪伴他们一生。如果不及时醒悟,迟早会栽跟 头。在股市寄希望于侥幸或运气的人,注定会抱憾而去。
3.急于求成
股市中总有一些活跃分子,可以称得上是“市场信息”集散中心。 他们善于四处打听小道消息,探听庄家动向,而且还会相互交流,然后再将消息和传闻兜售给他人,而其他人也乐于接受这样的信息,快 速致富的心态使很多人热衷于此道。
可是,大家想想看,有人获利,必然有人亏损。股市中,彼此都是 对手,别人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地把赢利机会让给你?其实很多“可 靠”消息根本就是庄家故意设计的圈套,就等着你往里钻呢。
再说,小道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有人 故意把黑的说成白的。等消息传到你耳朵里时,它还靠得住吗?就 算真是可靠消息,也很可能已经过时了,等你跟进时,别人已经在大 量出货了。
除了小道消息,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的股评也恰恰 迎合了人们急于致富的心态。无论是对大盘走势还是个股涨跌,股 评家们都会言之凿凿地“指点迷津然而,有意思的是,注重个性的 股评家们各抒己见、互不认同,摆在你面前的将是一道多项选择题, 如果没有独立研究和思考,那么能否选对就全凭你的运气了。
独立研究,那不是太费时费力了吗?哪有打听消息来得快呢。 但是,别忘了那句古训,“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的人,根本没有做 好投资所必要的公司分析和价值判断工作,仅仅凭一条朋友的消息 或专家的建议就草率入市,不是等于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拿去 冒风险?如果股市中真有什么捷径可走,岂不是早已实现“共同致富”了吗?
4.盲目跟风
急于求成、喜欢走捷径的人,自然也不会冷静地独立思考,更不 会有自己的主见。“随大流总不会犯大错吧?”别的事也许是这样,但 在股市中却绝非如此。在股市赢利的总是少数人,单凭这一点就不 难推断出盲目跟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格雷厄姆还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一位石油勘 探者上天堂的时候,圣•彼得告诉他一个坏消息:“你的确有资格进入天堂,可是你也看到了,分配给石油开釆者居住的地方已经客满 了,我也没有办法把你安插进去。”石油勘探者想了一会儿,便问圣• 彼得:“我能不能跟那些住在天堂里的人们讲一句话?”圣•彼得答应 了他的请求。于是,那个石油勘探者大声喊道:“地狱里发现石油 了! ”话音刚落,天堂的大门突然被冲开,所有的人蜂拥而出,向地狱 跑去。圣•彼得觉得他很特别,并立刻邀请他搬进天堂。可是,那位 石油勘探者却犹豫片刻说:“不,我想我还是跟那些人一起去好了。”
这个故事虽然只有寥寥几句话,却刻画出了市场的非理性和大 众的盲目跟风。股票市场一次又一次疯狂投机的潮起潮落,使我们 认识到:股市里汇集了太多各种各样的情绪,既有喜悦、兴奋、激动, 也有焦急、压抑、悲伤、恐惧,癫狂和抑郁在这里交替发作。如果不能 保持头脑清醒,总是盲目跟风,必将迷失在这非理性的世界里。
5.贪婪
贪婪总是使人奢望能够以最低价买进、最高价卖出,而结果却往 往事与愿违。正是由于贪心,往往在买卖决策时犹豫不决,该买的时 候没有买,该卖的时候没有卖,错失良机。
在股票经历价值被低估——价值回归——过度投机的过程中, 第三阶段的风险最大,投机性也最强。尽管有识之士一再忠告投资 者应主要着眼于做好前两阶段的投资,但是面对行情最刺激、利润也 最可观的第三阶段,还是有很多人在贪婪和赌博心理的共同驱使下 甘愿去冒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对热门股的追捧,每一次上涨都会再 次剌激投资者的胃口,管他什么风险,全然被贪心的人们抛至脑后。
当人们的贪婪达到顶峰、都争先恐后地把最后一块钱投入股市 的时候,最危险的时刻也就来临了。一旦大机构清仓出货或者出现 什么利空消息,顷刻间股价跳水,持股者仓皇出逃,股价则一路下跌、 长期低迷。
上海梅林也曾经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网络热的高潮中,
上海梅林受到广泛关注和追捧,并且成为网络股领头羊。从2000年 1月4日开始,上海梅林股价由8. 78元开始加速上扬,到11日已涨 到15.17元,涨幅达73%。12日至20日期间,股价在14〜16元之间 整理。见图6.2。此时,其市盈率已达到50倍(1999年年报显示每股 收益为0.32元),即使考虑到网络股的特殊性,它的上涨空间也已经 很有限了。
尽管已经有人认为,此时风险已大,应该卖出了,但随后由于庄 家的拉升以及火爆行情极大地刺激了人们贪婪的欲望,市场还是疯 狂地将上海梅林推至2月17日的33. 26元高位,市盈率高达100多 倍。自1999年12月底以来,一个多月的累计涨幅竟达300%以上!
就是在最高价附近,还是有不少贪婪的人不顾风险进场,不幸庄 家清仓出货,把股票抛给了他们。随后股价一路下跌,这些人也只有 自己品尝苦果了。
越是求富心切,越是容易暴露出贪婪的本性,高了还想高,跌了 还盼跌,而全然不顾巨大的市场风险和现实的市场状况。结果,许多 人无奈地发现,自己总也踩不准那起起落落的股价波浪的“步点”,便 开始陷入垂头丧气、怨天尤人的消极状态中。不但赢利无望,身心更 是饱受摧残,真是赔了精力又折本,这可都是人们那永无止境的贪欲 惹的祸呵。
6.忧虑和恐惧
“哎呀,今天的股价看起来怪怪的……我要不要抛掉呢?现在还 可以等等看吧……待会儿说不定又涨上去了呢……要是涨不上去怎 么办呢?那我就会输得更惨了!记得上次小李差不多就是这样吧? ……万一还是能涨上去呢?我不就一下子发财了吗?……”
这样的忧虑方式,在股市中像连续剧一样没完没了地上演着。 当然,我们得承认“忧虑”有其正面作用,暂且称之为“深思熟虑”吧, 这种“忧虑”有时确实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长期而重复 的盲目忧虑和担心却是造成投资失败的原因所在,其负面作用也是 不言而喻的。
如果忧虑情绪进一步恶化,则会产生恐惧心理,从心理学角度来 说,恐惧是一种比贪婪更强烈的情感。有时候,恐惧能够阻止冒险, 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但如果我们完全被恐惧心理束缚住, 恐惧就变成了走向成功的障碍。
过分恐惧往往使人只看到困难,而看不到有利条件和自身优势。 所以,内心恐惧的人往往会主动放弃努力、放弃探索、放弃尝试,自然 也就放弃了成功。
投资者往往在股价最高时最乐观,眼看着股价节节攀升,心情也 跟着兴奋起来。而在股价达到低谷时,也最悲观沮丧。随着股价步 步下跌,心情也从浪尖坠落到谷底,害怕亏损的情绪笼罩心头,惊慌 失措的状态下,不管手中的股票是黄金还是垃圾,一律清仓抛出。
对于理性投资者来说,恐惧也许并不是件坏事,反而可以利用市 场普遍存在的恐惧心理。比如,在熊市的后期,元气大伤的股民已完 全笼罩在恐惧情绪中,神经极度脆弱,近乎绝望。逃离股市往往成为 很多人的无奈选择,对于他们来说,逃离股市也许还意味着逃离恐 惧。然而,恰在此时,却是理性投资者入市投资的最佳时机。因为想 卖股票的人,都卖得差不多了,跌无可跌。大量的股票被严重低估, 此时,大胆择优买进才是明智之举。
7.不愿承认错误
有些人过分自信,他们总会想象自己比别人聪明,能够选择到获 利的股票。可糟糕的是,他们的判断依据往往都是随手可得的表面 信息,却并不会下工夫去深入研究。为了表明自己一贯正确,他们总 是抓住错误的选择不放。如果看到自己的股票下跌,既不愿承认自 己的错误,又不愿接受亏本的现实,于是抱着幻想迟迟不肯抛掉股 票,也就不能及时制止进一步的损失。
比如,在2000年的牛市行情中,很多人都抱怨“为什么指数涨了, 我却赚不到钱? ”原因很简单——在牛市中选错了个股,却又退迟不 肯承认。昔日曾是沪市超级绩优股、龙头股的四川长虹,就是一例。
2000年3月7日在成交量的配合下,四川长虹似乎已突破前期 形成的双底颈线位(技术分析关键阻力位),第二天又出现放量的跳 空小缺口,显示走势十分强劲,许多人以为长虹的机会来了,纷纷买 进该股。结果当天四川长虹爆出天量,交易量创下了历史纪录。可 没想到,长虹3月9日17. 1元的股价竟是2000年的最高价。见图 6.3。
那时被套的投资者中,有很多人都是一边看着大盘的上涨,一边 抱着四川长虹不放。他们想,大盘走势这么好,长虹也应该会涨起 来吧。
其实,稍做些公司分析就不难发现,从1998年的中期报表开始,就已经显示出长虹的业绩不断下滑,截至2000年初,彩电行业的价格 大战已经打了数次。从最初长虹为了占领市场并确立行业老大地位 而发起的战略性价格大战,已经发展到了恶性价格竞争。
企业经营的基本面状况如此糟糕,可还是有不少人就是不愿轻 易承认自己的失误,仍然寄希望于股价的反弹,甚至以为只要不把资 金兑现,这次投资就还不算失败。可是只要稍微计算一下,就知道损 失已经有多么惨重了。从3月9日到11月30日,上证指数的涨幅为 19. 5%,而四川长虹却跌了 24. 6%。
从某种角度看,股市是人类情绪综合表现的场所,因此极其复杂 难测。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摸索总结,掌握正确的投资方法 和股价起落的一些内在规律,才能成为成功的投资者。
保持理性,如果你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不能对此形成自己 的正确观点和理念。股票投资也是这样,如果不是真正充分地理解 它,你就不会有制胜的长期计划和方法、步骤,也不能对即将发生的 可能情况做好心理准备,走一步算一步,又怎么能控制好使自己保持 理性呢?股价上涨也好,下跌也好,都是心中没谱儿,不知道哪里是 安全的,哪里是危险的。所以,跟风、贪婪、恐惧等人性的弱点就会轮 流地控制你,你也就只有听凭股市的摆布了,其结果可想而知。
在股票市场,保持理性并不容易,而不能控制情绪或盲目跟随市 场的结果,往往只能在一次次潮起潮落中迷失。保持理性,掌握正确 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这是获得投资成功的 重要保障。每当市场处于即将转折的关键时期,拥有这些特质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 03-13 成长股选择技巧详解:将风险承受能力作为分散你投资组合的手段
- 03-11 成长股选择技巧详解:使用共同基金和ETF分散投资
- 03-09 成长股选择技巧详解:分散化投资的误区
- 03-07 成长股选择技巧详解:股票分散投资方法
- 03-05 成长股选择技巧详解:把握决策时机
- 03-03 成长股选择技巧详解:风险意识,一个必不可少的品质
- 03-01 成长股选择技巧详解:要考虑风险承受能力
- 02-27 成长股选择技巧详解:小盘股交易的订单类型都有什么?
- 02-25 成长股选择技巧详解:在投资时要考虑流动性
- 02-23 成长股选择技巧详解:要善于发现增长板块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