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本面分析 > 财务报表分析 > 财务报表分析—财务分析报告的要求
(一)要突出重点,忌泛泛而谈
财务分析报告重在揭露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建议。因此,分析内容应当突出当期经营 理财情况的重点,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影响当期指标变动的主要因素,重点剖析造成指标 较大变化的主、客观原因。
(二) 要深入剖析,忌浅尝辄止
针对财务指标,要善于深入调査研究,捕捉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偶然现象中的必然规律; 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对现有大量详细资料的反复推敲、印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得出对企业财务情况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 要通俗易懂,忌过于专业
财务分析报告主要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为领导 当参谋、让群众明家底或为广大的股东、债权人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因此财务分 析报告应尽量淡化专业味,少用专业术语,多用大众词汇,做到直截了当、简明扼要、通 俗易懂。
(四) 要坚持定期提供与日常提供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财务决策和控制对信息及时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分析者能够更及时地分析企 业日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及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甚至要求对财务情 况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分析。因此在注重定期提供财务分析报告的同时也要重视提供日常分 析报告。
(五) 要注重财务分析报告通用性和专用性的结合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就是从各种基本财务报表着手,对企业各期的财务经济指标进行分析, 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但从效果上看,事先缺乏与阅读对象沟通、缺乏对主要财务经营事项 进行有的放矢的专题分析、面面俱到,无法突出重点的通用性,其实际作用有限。在实际工 作中,根据不同信息需求者的不同需要针对某一范围或某一事项有的放矢的专题分析,往往 更有实用性。因此,财务分析报告应围绕企业领导和员工、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最关心的热点 问题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来展开,传递对领导和各种利益相关者决策和控制有用的信 息,真正起到参谋作用。
(六) 重视及实现财务分析报告的市场价值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经过了比较完整的财务报表分析程序,综合使用了多种财务报表分析 方法,属于智力密集型劳动产品。其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实践领域,如信贷实务、证券投资、 并购重组、政府监管等。因此财务分析报告的加工制作方是具有受托责任的,应该合理地界 定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的边界。属于公司商业秘密的应该负有保密责任;属于可以公开发布的 内容必须仔细甄别取舍。同时必须在具备合法资质的媒介平台上进行发布,并应结合市场需 求合理界定其可能带来的决策价值。
猜你喜欢
- 05-01 利润表错报案例10:将接受捐赠资产价值记入"资本公积"
- 05-01 利润表错报案例9:投资收益项目计算顺序错误
- 05-01 利润表错报案例8:将增值税出口退税计入政府补助
- 05-01 利润表错报案例7:政府补助确认及计量方法岀现错误
- 05-01 利润表错报案例6:忽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的作用
- 05-01 利润表错报案例5:利息收入金额的计量方法使用错误
- 05-01 利润表错报案例1:分期收款发岀商品的收入核算错误
- 05-01 资产负债表错报案例26:没有正确处理“库存股"项目的确认和计量
- 05-01 资产负债表错报案例24:没有正确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
- 05-01 利润表错报案例3:各项资产减值损失核算不当